2008年1月15日 星期二

解說員日誌~野柳之多孔性岩石

野柳所出現的各型孔穴的生成和發展與其分布區域的地質、地形、地表與海水運動的關係以及生物的活動狀況密切相關。

綜而言之,
蛀洞型孔穴的形成與結核的均勻岩性,高方解石含量及節理兩側因乾濕交替變化而進行的溶蝕或鹽結晶作用有關。

蜂窩型孔穴以海浪的侵蝕為其發端,其存廢則受岩石礦物的膠結程度和抗蝕的影響。

窗櫺型孔穴可能是蜂窩型孔穴的進一步發展,其形態的演進則與「水層風化作用」及因生痕化石所導致的差異性侵蝕有關。

蛻皮型孔穴僅分布在平緩的海蝕平臺上,其乃由於「水層風化作用」將岩石面上的小凹陷不斷擴大而形成。

壺穴型孔穴則因海浪夾帶砂石在海浪掃蕩區反覆流動時,水流在岩面凹洞中加速打轉摩蝕鑽鑿而成。

註:以上資料來源:野柳多孔性岩石之研究.徐美玲.1988

      ▲野柳的五種多孔性岩石

(~野柳地質公園解說員)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孔穴, 壺穴, 蜂窩, 窗櫺,皆位處不同地表;
亦非同屬地面洞穴, 有位於崖壁, 位於地穴, 蕈狀岩上者有之, 真該好好的認識清楚, 才好向旅客說明清楚.
若連解說者都弄不清楚, 怎跟旅客說明呢
自勉之!

不羈 提到...

解說員有必要弄清楚
但是
遊客應該不會拿來考我們的
畢竟他們也不太清楚箇中差異

匿名 提到...

備而無患也(^_^)

不羈 提到...

沒錯

這是我在研習課
一再強調的
解說員要學得多
帶團時未必要全部掏出

多學
可以補不足
同時預防踢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