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中可發現另一類的化石,它們並不是生物的骨骼或遺骸,而是生物在當時的環境下活動或行為所遺留下的痕跡,如尋找食物、築巢居住、逃避攻擊等,經沉積、膠結而被保存在地層內形成化石,稱之為「生痕化石」。由於生痕化石比實體化石在地層內容易保存,且為「原地」化石,可彌補因化石殼體被破壞的古生態學上的研究。
大部分的生痕化石皆保存在沉積岩中,它們和沉積物之間的關係強烈地反應當時的生物行為模式和環境狀態。例如從生痕化石在沉積岩中的不同保存方式或和沉積層間的接觸關係,可以了解生物作用和沉積作用的先後關係。
常見的生痕化石主要有「星狀生痕化石」、「疣壁蛇形管痕」、「海草痕」以及「逃生構造」等。
(拍攝於瑞芳鎮番仔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