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微露暖陽的好天氣,從家裡騎著單車到三坑舒展筋骨。
台灣復甦的「老街」幾乎是「週休五日」的樣態,而三坑這個號稱龍潭第一街的老街也難逃這種命運。雖然僅有短短百餘公尺的聚落街道,它卻是承載著早期台灣北部農業經濟的興衰史,眾所週知的三峽與艋舺是茶葉集散地、淡水則是輸出港埠,那麼,有多少人會去探究這些茶葉來自何處呢?又是經由什麼路徑運輸到三峽(三角湧)的呢?
雖是低溫酷寒的天氣,在鐵馬道上穿梭的人潮絲毫不減,聽到一位遊客說這兒較優閒,不若他處的單車專用道擁擠。沿途農田裡正綻放的花卉,為蕭瑟冬天的三坑注入新的生命力,也吸引著單車客的駐足。
向晚,在老街上的「阿琴小吃店」點了客家湯圓與豆花,也順手當場編起手中的芒花,引來遊人的圍觀與拍照。由於豆花凝結得不是很完整,老闆娘當下決定不收今日前來捧場豆花的客人的錢,讓我撿了個便宜,也讚許店家的堅持品質與口碑的做法。
附記:三坑與飛鳳古道(茶路)之關係
修築於清道光年間的飛鳳古道是維繫當時的竹東、北埔、峨眉、橫山、芎林、關西等六鄉鎮地區高經濟價值的農物產品的重要外銷路線,這些農產品包括早期的苧麻、中期的樟腦油、樟腦砂與後期的茶葉等,從清代到日治後期約百年間,先民為了生計挑擔負重,往來於這條古道上。貨物挑至龍潭三坑的大漢溪渡船頭,轉經大溪、艋舺至淡水,所以說飛鳳古道是早期新竹內山六鄉鎮的交通大動脈也不為過。
百餘年的歲月,最後一批踏踩在古道上的人,多數與茶產業有關;竹苗地區內山開發史研究學者黃卓權先生,多年前就主張把這條古道歸類為「茶路」。這條古道的「使用」高峰期,約在二十世紀初期到台灣光復的三十多年之間,也正是桃竹地區茶葉外銷的鼎盛時期。關西羅氏家族於日本昭和十二年(西元1937年)創立的「台灣紅茶公司」於鼎盛時期,每年直接外銷世界各地的茶葉規模之大,在當時台灣茶葉界,無人能出其右。
2 則留言:
還記得三坑嗎?那金黃的穗稻,錯落的田水,高縱的梯陵,以及那個下午孩子們留在那裡,如清鈴般的微笑‧‧‧‧
要趕快去看,趕快去聽,趕快去聞,趕快去溫習,趕快去追索,趕快去記憶,趕快去歡喜,還要、還要、最重要的是要趕快去道別、去感謝‧‧‧‧
以後,不久的以後,你可能再也看不到小蒼鷺擦身遨翔的風景,再聽不到穗稻窸窸窣窣吵著長大的聲音,再聞不到草香,更溫不到心田交流綻滿的人文與親切。
好可惜哪!那一顆一顆的鵝卵石,是多少代人流的汗,自大漢溪床上細細琢磨與斟酌;青翠的竹林,蜿磐的老楊梅,神仙再也不許落子,無法酣眠的螢蟲,又怎麼能夠不知年,不知歲地去發光。自然,更不許老農迎著夕照自足擊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百年夢碎,更比黃梁要痛,易醒。
趕快去看吧,也許幾個月後,你再尋不到記憶的國度,荒野,如灰般被抹去。
PS 救救三坑吧,一旦變成花卉專區後
美景不再
損失的不僅是小孩
連帶大人們曾經的回憶也將隨之被掩埋
不知
主政者是抱持著怎樣的思維
或許
選票可以改變一下這個局面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