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4日 星期六

解說員日誌~參山第5期志工分發囉!

各位夥伴們,上個月底的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第5期解說志工基礎及特殊訓練成績公布囉!

考試當天有吃ALAU的「包粽」(紅豆餡的鹼粽)的同學,每個人都考試過關了,恭喜大家。

別忘了月底還有一場「傳統古建築及寺廟巡禮」研習課程,屆時大家再聚一聚。

(~參山處獅山站第5期解說志工學員長)

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旅人~哈盆福山越嶺

時間:2008/06/12
地點:台北縣烏來鄉至宜蘭縣員山鄉

哈盆福山越嶺古道為泰雅原住民的獵徑之一。循台北縣烏來鄉福山村之卡拉莫基登山步道口進入,全程約14.5公里(沿南勢溪段約9公里、叉路通往福山植物園段約5.5公里),費7小時。沿途涉水二次,經哈盆溪與波露溪,至9K處取左徑經志良久山(標高756m)抵福山植物園;取右徑則通往哈盆自然保護區,需申請始可進入。

圖片說明(由左而右,由上而下):
1.福山植物園試驗林區裡的獼猴,高倨枝頭。
2.兩隻停棲於蕨葉上交尾的蛾。
3.9K處,在此取左徑往上,約行1HR經志良久山,再1HR抵福山植物園。
4.福山植物園裡優游的水鳥。
5.越嶺道上發現的台灣藍鵲羽毛。
6.福山植物園裡水畔的蜻蜓。
7.福山植物園裡優游的水鳥。
8.越嶺道上,隱於草叢中的毒蛇--飯匙倩。
9.越嶺道上發現的飛鼠毛。

1.越嶺道上,沿路皆可嗅到香氣四溢的山棕花;
據當地人稱,石斑喜食此花,但花具毒性,故而此季節所捕獲之石斑不可食其魚肚。
2.孢子覆滿於蕨葉背面。
3.黃藤;長滿逆刺,藉此方便攀爬在別的植物上;
莖強韌且富有彈性,可做家具或工藝品,皮可做為綑綁的材料;嫩心可食(炒或煮湯)。
4.九芎,樹幹光滑,動物難以攀爬,有「猴不爬」之稱。
5.書帶蕨,外型酷似綑綁書本之繩結。
6.崖薑蕨(圖右)與巢蕨(俗稱山蘇;圖中),盤倨樹幹高處,藉以吸收水分,以落葉攔截空中之養分(礦物質)。
7.台灣沙欏;外型與蛇木(筆筒樹)酷似,但其明顯的區別在於枯葉會下垂,有「鬼新娘」的外號。木沙欏,有活化石之封號,1.8億年前就生長在地球上了。
8.蛇木,外型酷似筆筒,有「筆筒樹」之稱;取樹幹做為栽培蘭花的基土。
9.氣生根,這可是植物為了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長出來的「鬍子」喔!。
10.山杏仁,搓揉葉子會發出濃郁的杏仁味。
11.山龍眼,福山植物園試驗林區裡的「收藏品」之一。
12.鵝掌海棠,葉形似鵝掌而命名。
13.野鴉椿,也是植物園裡的「收藏品」。

1.「亞洲飛躍的羚羊」--紀政小姐,從外表看不出有65的高齡,拜長年的運動所賜。
2.途中,二度涉水,河床濕滑,頗有危險性。
3.到此一遊!福山植物園,我來了!
4.回頭8040公尺,前行5476公尺,你選哪一個?。
5.日據時代駐在所遺址;林務局解說員(右二.戴米色帽子者)為大家解說當年日警的理番策略。
6.志良久山,標高756m,三角點編號4172;途經這座山,望著5分鐘到三角點,豈知竟然是回程(下坡)5分鐘,上坡可就得自行斟酌了!只有這四人(包括我)被拐上去,不過被騙得很值得。

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解說員日誌~節理與解理

一、解理(cleavage)
岩石礦物的重要物理性質之一,也就是判別岩石礦物的依據。

1、硬度:摩式(Mohs)硬度表
2、解理、斷口、顏色、條痕、光澤、比重
3、化性分析:光學法(偏光顯微鏡)、X光繞射法...

例如:螢石之物理性質
硬度:4
解理:完全解理
斷口:參差狀
韌性/脆性:易脆
條痕:白色
比重:3.18

其中「完全解理」,表示這螢石受到外力撞擊時,它會由某一個面(平整面)裂開而非不規則的裂開;斷口呈「參差狀」,表示受到外力撞擊時,因為施力的方向不與解理面平行而出現「不規則狀的碎裂」。

礦物晶體受力後常沿一定方向的平面破裂,這種性質稱為解理。在標本的破裂面上一般看到閃光的斷裂面為閃光的平面,即解理面。解理面一般平行於晶體格架(Crystalline)中質點最緊密,聯結力最強的面,因爲垂直這種面的聯結力較弱,晶粒易於平行此面破裂(即斷口)。

二、節理(joint)
如澎湖的玄武岩柱狀節理或是野柳第一區的節理(海蝕溝,海水沿著節理侵蝕)。

三、差異
解理是岩石礦物的物理特性之一,當岩石礦物受到外力撞擊時,它會由某一個平整面裂開,這個平整面就稱為解理(面)。節理是地表或岩層的破裂面,但破裂面的兩側不會相對移動,造成這個破裂面的因素之一就是壓力釋放,或是岩層脆弱的面。
(註)斷層的破裂面兩側會相對移動,這是與節理最大的差異。


(~野柳地質公園解說員)

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解說員日誌~北海岸的另一處豆腐岩

多數的遊客到野柳會探詢豆腐岩在哪兒,於是興沖沖地往第三區(單面山)走去,結果因為漲潮而無法一睹其容顏
    ▲豆腐岩(點圖可放大)

在北海岸另一處的海濱也可以看到豆腐岩的,即使漲潮也不至於全淹沒,在哪兒呢?--萬里鄉與基隆市交界的獅子公園海濱。

圖中的綠藻為石蓴,素有北海岸的綠地毯之稱,生長季節為冬末至夏初,遇熱則白化死亡;由於前陣子寒冷的氣候,讓它重燃「生」機。

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解說員日誌~我們這一班(車)

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第5期解說志工基礎及特殊訓練
時間:2008/05/31-06/01
地點: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本部)

        ▲課程表

    ▲我們這一班(獅山管理站的!)

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轄獅頭山、八卦山及梨山管理站(詳網站);本次受訓後,係依個人志願自行選擇服務地點分發,我們這一「班」(獅山管理站)計有13位學員(圖右下.著黑衣者除外)。在此感謝ALAU(圖中.著紅衣者)一大早熱情地提供紅豆餡的鹼粽,讓大家考試過關--「包中(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