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8日 星期四

解說員日誌~瓶鼻海豚



2004年11月23日
在野柳海域發現一隻擱淺多日的瓶鼻海豚
隨"野柳一號"船出海將它拖回...


(~北觀國家風景區解說員)
--------------

以下內容係由
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 提供
(http://whale.zo.ntu.edu.tw/bottlenose.htm)

瓶鼻海豚 Bottlenose dolphin

Tursiops truncatus (Montagu, 1821)
大小:出生約1~1.3公尺,成體1.9~3.8公尺,雄性稍大,體重可達350公斤。

形態特徵:體粗壯,吻端通常粗短,但有些會較長。體色變異大,背側部有全黑至灰色,全身大致均勻,至腹部色漸淺,呈淺灰白色或粉紅色,偶有斑點。背鰭下方有褪色似的色界(近距離才可辨識)。體側、臉部及噴氣孔至吻界線有數抹黑帶。背鰭高,呈鐮刀狀,位於中背。眼至胸鰭間有細紋(少部分個體無)。體型在不同區域之海域差異大,致使其分類仍不明確。在台灣海域至少就有兩類,大類體型較粗壯,吻短,另一類體型較修長,吻長,極待進一步研究其分類地位,目前世界趨勢是暫以一種視之。上下頜齒每側18~26枚,近岸群中較老之個體頜齒磨損厲害。

自然史:本種之研究資料較其他種類為多。群體大小多在20隻以下,們在深海區亦有數百隻之大型群體。常與其他種共群,雜交種在水族館及野外皆有記錄。根據一些近岸族群之研究,其社會結構似開放,即組成分子會更換,但母子關係強。在有些地區,其有固定活動範圍,而在某些地區則為遷徙性,台灣海域附近者究竟如何尚無資料。本種性活躍,常以尾鰭拍打水面,跳躍及其他水上行為。春夏或春秋為育幼高峰。機會攝食者,即有什麼吃什麼,攝食行為變異大,可由個體捕食,群體合作,至跟縱漁船捕食。為人工飼養最常見種類,已證明其適應力高且易訓練。

分布:溫至熱帶沿岸,近海及大洋水域,通常不超過南北緯45度。

沒有留言: